六后宝典资料大全

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华东师大人文社科研究动态

2024年04月16日 学术卓越

 

   春意浓浓,万象更新。转眼2024年第一季度已悄然远去,六后宝典资料大全人文社科有哪些最新研究动态?一起来看看吧!


|杨国荣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谈人类知识的多重向度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杨国荣教授《所知与能知:人类知识的多重向度》刊发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简介:当代西方主流知识论以“被辩护或证成的真信念”为知识的形态。与之相异,知识的真切意义表现为“有可靠根据的并引向真实存在(所知)的判断”。对知识的考察关乎知识的分类,但这种分类不宜引向知识的泛化。当知识以语言、逻辑的形式呈现,并以论证和辩护为维护与确认的方式时,其形态具有明晰的特点;当非语言的表达成为其主要形式、实际完成某事的行为能力成为知识确证的实质方式时,知识便以默会的形态呈现,知识的现实形态在于两者的关联与互动。从更广的角度看,知识的形成又与形而上的背景相联系。从“所知”的角度看,需要关注本然的存在与现实世界的区分;就“能知”而言,则应肯定主体的德性,后者构成了能知的本体论规定。“所知”与“能知”在广义的认识过程中相互关联,展示了知识与存在的交融。


|朱国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从思想实验的角度来重读鲁迅的《伤逝》


  中文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聘教授朱国华《另类的思想实验:重读<伤逝>》刊发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转载。

  简介:从思想实验的角度来理解鲁迅的《伤逝》,小说中的爱情构成了个人主义在中国可能性的提喻。围绕个体自主性的问题意识,结合鲁迅早期对于个人主义的理论思考,透过对子君和涓生的行事逻辑和常人角色的分析,尤其是借助于个人主义、真实性、不道德这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观念符码,可以看到个人主义在中国社会遭受失败的必然命运。鲁迅本人在涓生的双重拒绝中所显示的无地彷徨,其实是依然在坚持着其早年的启蒙理想。《伤逝》为作为思想实验的文学提供了一个优质范本,据此我们可以重思此类文学文本的性质,即应该为摧毁常识、引人深思提供表征。


|王进锋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探讨先秦时期的海上航行


  历史学系王进锋教授《先秦时期的海上航行》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05期转载。文章摘自《东岳论丛》2023年第11期。

  简介:先秦时期的海上航行,是一个能引起兴趣的学术问题。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某些方面仍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答案,需要继续探究。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可以建造大型的船只,从而为海上航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当时人们对于季风、潮汐、天象等的观测和认识,可以使他们在海上航行中回避危险、掌控方向和获得动力。当时的人们可以通过海上航行到达海外远近不同的很多地方。


|徐默凡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探讨流行语背后的情绪价值

  

  中国语言文学系徐默凡教授《流行语背后的情绪价值》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05期转载。文章摘自2024年1月2日《解放日报》。

  简介:岁末年初,各家流行语评选令人眼花缭乱。纵览评选标准,大体聚焦社会价值和语言价值。流行语是生活热点的反映,人工智能的突破使“ChatGPT”备受关注,第19届杭州亚运会催红了“爱达未来(@未来)”;流行语又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尊嘟假嘟”“泰裤辣”“哈基米”的谐音方兴未艾,“村超”“数智生活”“百模大战”的仿拟后来居上。还可以说,流行语是集体感受的风向标、大众情绪的喷涌口。“情绪价值”是《咬文嚼字》评选出来的2023年流行语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其实,流行语本身也是有“情绪价值”的,背后的社会心理应该被思索、被共情。


|文军教授团队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聚焦智慧养老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团队《智慧养老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04期转载。文章摘自《江淮论坛》2023年第5期。

  简介:在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影响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养老成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因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其面临各种未预期风险。基于“技术-主体-情境”的整合性分析,通过对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普及、行动主体的数字素养和养老形态的数字转型等复合意涵的研究,可以发现智慧养老面临数字养老技术应用的非预期后果、行动者数字胜任力脱嵌与技术理性下的养老异化等不确定性风险。对此,需要从技术整合、主体赋能和情境创设三个维度出发,以需求为本推进数字技术的精准应用、提升多元主体数字胜任力、倡导回归生活的服务模式,助力智慧养老的高质量发展。


|阎光才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探究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


  高等教育研究所阎光才教授《抓住关键 集聚资源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04期转载。文章摘自2023年12月5日《光明日报》。

  简介: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文章指出,高水平智力资源是关键,要形成自由宽松、公正透明的良好氛围,为优秀人才创造健康成长空间,增强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大科学与大工程驱动是外源,以大科学与大工程项目促进学科的交叉合作,以超前眼光、长远布局、理性规划和持续投入开展有组织的综合研究。加强与产业界的融合是必需,要以合理的制度设计分类引导应用学科参与产业前沿研究,服务于产业核心理论与技术突破。加强机构与学科之间的交往合作是保障,学校可以围绕系统性难题创建综合性研究平台,支持教师在不脱离院系的前提下参与相关平台的合作研究。最后,也要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开展平等交流与合作前提下的国际竞争,从而获得学科发展的充沛资源与有利条件。


|阮平章副研究员、董辉副教授团队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探讨面向人人的双创教育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行


  创新创业学院阮平章副研究员、教育学部董辉副教授团队《面向人人的双创教育: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行》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03期转载。文章摘自《六后宝典资料大全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9期。

  简介: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下,教育和创新的关系被进一步拉近,如何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成为十分迫切的现实命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机会分布不均、整体质量不高、育人实效不彰等现实问题。打造面向人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顺应高校自身变革以及回应时代技术变迁的不二选择。通过回溯国内外创造力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文献与案例资料,发现“人皆可创”在理论上趋于成熟、在实践上日渐可行。着眼未来,高校仍有必要通过推动教育过程“专创融合”的深度普及,营造多方协同“共创氛围”的生态环境,助力学生个体“创新自我”的持续生长等方式助力高校双创教育发展。


|朱国华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深度探究文艺学的中国生产

  

  中文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聘教授朱国华《从课程、教研室到学科:文艺学的中国生产》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01期转载。文章摘自《上海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简介:对文艺学学科的历史建构进行批判性分析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文艺学学科的建构过程可以以教研室的出现和运作方式作为观测点,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文艺学教研室尚未出现,学科尚未形成,以弱态方式呈现的文艺学主要可以理解为课程和教材,作者重点分析了教材的思想资源的构成以及这门课在当时的基本性质;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30年,教研室成立后,文艺学作为文学研究中具有领导性的领域得以呈现,政治成为将文艺学体制化的重要塑造方式。在周扬等人领导下,文艺学为维护其知识价值做了很多努力;最后阶段,新时期40多年来,文艺学在结束了行政命令的支配、通过教研室或学科的运作而获得相当程度自主性之后,它面临来自内部的学术危机,这也是一门基础入门课变成了一门高深学科之后,其发展面临的更大挑战。


|李孝迁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探讨战时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


  历史学系李孝迁教授《战时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转载。原题《“行动的指针”:战时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文章摘自《史学月刊》2023年第10期。

  简介:从1941年开始,中共在延安陆续出版面向各个层级的中国史读物,一方面利用历史知识作为现实行动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要与国民党竞争历史解释权。延安的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斯大林、毛泽东的影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构成了中共史学的方法论基础,将中国历史改造成普世性的社会发展史;毛泽东直接介入延安的写史读史活动,确立“为民众写民众的历史”“暴露敌人,歌颂人民”“史学配合政治诉求”的叙事原则。随着中共革命的胜利,延安的历史读物,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许立群《中国史话》、叶蠖生《中国历史课本》、张思俊《史地课本》等,从地方推向全国,借助各种管道,层层渗透,形塑了几代人的国史记忆。


|郁锋副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探讨概念多元论与基于范畴的归纳推理


  哲学系郁锋副教授《概念多元论与基于范畴的归纳推理》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转载。文章摘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年第4期。

  简介:基于范畴的归纳推理是日常使用概念的重要方面之一,但是与概念哲学和心理学的许多其他领域(如概念学习、概念组合等)相比,其受到的关注甚少。而事实上,在范畴归纳的前提和结论中使用的概念(对象、属性)并不总是明显相关的,由此在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中造成诸多问题。在研究范畴归纳推理的心理过程时,由芮普兹、澳舍森等人建构的模型等都是基于概念原型论来处理范畴相似性和典型性问题,但最终都失败了。一种替代性方案是辩护一种概念的多元论哲学,给出了比传统模型更为丰富和完整的范畴归纳推理解释。


|姚泽麟副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分析病人角色概念的根植性及从家本位文化重新理解病人角色


  社会发展学院姚泽麟副教授《病人角色:概念根植性与基于家本位文化的反思》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转载。文章摘自《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

  简介:病人角色是医学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迄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解释疾病与医疗相关的现象。然而,任何概念都有根植性,病人角色概念由于疾病类型、群体特征、医患关系的差异,不但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异质性,而且还嵌植于北美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的文化价值观念之中,因而有其“适用边界”。因此,以病人角色概念把握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现实经验时,须以理论自觉的精神反思这种根植性,尤其是意识到中国的家本位文化和家庭伦理对病患及其家庭的深刻影响,同时认识到家庭的变动和“家庭政治”,以便更为精准地解释中国社会的病人角色、患病行为、医患关系等相关现象。


|杨晓哲副教授与赵健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探究技术变革教育的全球演进与中国历程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与教育学部赵健教授《技术变革教育的全球演进与中国历程——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理念发展为线索》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转载。文章摘自《教育研究》2023年第8期。

  简介:当今世界,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形态不断演变,技术对全球教育的演进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划时代报告为分析框架,通过提取每个报告背后的技术背景,发现大众传媒时代与“终身学习”、互联网时代与“四个学会”、智能时代与“全球治理”,以及危机时代与“社会契约”之间的“技术-教育”理念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当代教育演进的过程中,中国教育捕捉技术转变契机,经历了技术变革教育与全球发展融合的四个时期,分别是追赶时期,从“视听教育”到“电化教育”的全民学习;紧跟时期,从“电化教育”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同步时期,从“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的高质量发展;共创时期,推动“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重塑。中国教育现代化道路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演进之路,是一个相互融合与动态影响的过程。技术变革教育的中国历程,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教育领域中的生动实践。


|党委教师工作部方金奇副部长在《光明日报》发文,探讨从教育家精神领悟教师的三重使命


  党委教师工作部方金奇副部长《从教育家精神领悟教师的三重使命》一文刊登在2024年3月12日《光明日报》。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继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后,又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领悟教师的崇高使命,从理想、德行、态度、智识、情感、境界六个维度修炼己身,弘扬教育家精神,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刘梁剑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文,谈社会理想的精神力量


  哲学系刘梁剑教授《社会理想的精神力量》一文刊登在《光明日报》2024年1月29日理论版。

  简介: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社会理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范丁梁副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文,聚焦德意志帝国的区域研究


  历史学系范丁梁副教授《德意志帝国的区域研究——以殖民地区为对象》一文刊登在《光明日报》2024年1月29日理论版。

  简介:19世纪后期的帝国主义时代,欧洲国家重新编排本国的世界认知体系,以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新兴殖民国家德意志帝国也不例外。在德国,随着知识社会的兴起,对殖民地的认知被纳入帝国政治动员的链条中,催生出以殖民地区为对象的“区域研究”。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邓安之 编审|郭文君、戴琪